《一个女人的成长》TXT全集
一个女人的成长
书籍作者:薇薇夫人
书籍类别:激励管理
书籍格式:TXT
授权方式:免费下载
书籍大小:解压后(3.84 MB)
书籍字数:59779 字
更新时间:2017-01-14 16:58:53
上传用户:碧音仪
书籍来源:未知
已被围观:2620
快捷下载:不看简介直接下载

内容简介

    《一个女人的成长》txt下载 奉献服务,受益终身
    “施比受更有福”是一句已经用旧、但意义亘古常新的话,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并享受那种甜美的滋味。曾有人从青年做到中老年,从婚前做到婚后,不愿放弃。
    但我观察到的现象是:很多妈妈成长团体的成员比较勇于做志工,而更年轻的女性大约是忙着享受生活,忙着享受没结婚前的自由,而没时间做志工。其实奉献服务的观念需要在更年轻时养成,这会有助于以后在社会上与人相处,以及选择婚姻后与家人相处。因为人际关系的智慧是需要学习的。
    志工在近年来已不是个新名词,只是各种服务机构在征求志工时,大都是“阴盛阳衰”。女性参与的比例一向就高,有人说男性的野心比较大,不大愿意做既无升迁机会、也无“调整薪水”的志工。姑且不论这原因究竟对不对,志工的确是值得年轻人在生命鼎盛时期,找机会去参与一段时间的工作。虽是女性比男性热心,我仍期望有更多年轻的女性参与。因为女性比较容易受情绪困扰,比较容易钻牛角尖,容易受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干扰。所以很多女性写信向我倾诉的问题,老实说一般都太琐细,太不值得痛苦不安。如果能把关心的触角从自我广伸出去,看看自己以外的世界,了解别人的生活,进而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,替别人做事,替别人解决一点问题,那心中的天地一定会变得更加广阔。也就是说,从基本上可以变化我们先天的弱点,像心胸较窄、眼光较短等等,好有更宽宏的气量、更坚实的心性,以承担女性未来可能比男性更多的挑战。
    人生的苦或乐、幸或不幸,除了真正严重的情况以外,很多只是一种比较。做志工会让人懂得比较,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人生。
    奉献服务的观念和习惯养成以后,往长远看是终身受益的。现在有太多中老年妇女陷入生命中的低潮,事实上生理的影响极少,大多数是心理上过分自我中心、自怜、自怨,结果自己活不好,家人跟着受罪。
    初入社会
    选择生活方式的智慧
    因为很多女性独立的能力提高,因为很多女性不再“妻以夫贵”,“不一定要结婚”的观念现在不再是荒诞的。更由于医学技术发达,女人可以没有丈夫而有孩子,所以现代女人真的“不一定要结婚”。
    但是几千年的婚姻制度不是那么容易瓦解的。更明显的一点是,不是每个女人在心理上都能正常地接受不结婚的生活。通常是在离三十岁还远的年龄,“不一定要结婚”的观念隐隐然影响着一些所谓“条件不错”的女孩,不屑于谈“婚姻”两字。觉得这是俗不可耐的生活方式,理想的生活虽不一定是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但至少不埋葬在柴米油盐、奶瓶尿布之间。对每一个追求的男孩,总能挑剔出一大箩筐的毛病。
    在学校功课好、活动能力强,到社会上也很干练的职业妇女,收入可以供自己过中上的生活,接触的人也广,传统的结婚生活更是不看在眼里。当然这未尝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,而且颇有吸引人的地方。但有不少这样的女性一到三十岁以后,似乎仍然挣脱不了传统婚姻制度的影响,无法像男性那样真正的洒脱,真正的没有压力。
    也有真不在乎婚姻的女性,她们活得充实而自在。不过到目前为止,我知道的还是少数,她们了解生活,并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智慧。对于一般女生来说,要很诚实地面对阴影和压力,可能并不容易。
    所以在能恋爱并有机会恋爱的年龄,不要刻意拒绝;在能结婚并有机会结婚的时候,不要轻视婚姻。我见过不少女孩从百般苛求恋爱或结婚的对象,到渴求能有一个对象,这种心情是何等的痛苦。
    世上很多事强求固然不幸,但偏激的摒弃也是不幸。婚姻生活也许很俗气,然而我们要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能不能过不俗气的生活。在结婚不是女人唯一出路的今天,我们多了选择的权利,更需有选择的智慧。
    =
    亮丽的老年生活
    老和灰暗、陈旧常常连在一起,身心及生活环境,似乎都脱不了这一类的形容词。
    好几年前,有一位太太抱怨她丈夫六十岁以后就不爱洗澡,弄得满屋子都是异味。女人可能比较不怕洗澡,但上了年纪的女人很爱藏东西,东塞一团纸、西塞一块布的全舍不得丢。
    老人不好意思穿色彩鲜艳的服装,认为不够稳重。老人住的地方家具颜色大都是“古董色”,墙壁已看不出是灰还是黄,灯光总是黯然,四处是发黄的老照片。住在这样环境里的,不一定是贫穷老人,只是老人大都喜怀旧,甚或是懒得搬动调整。于是越住身心越灰暗、陈旧,使得年轻人怕走进这种环境,怕答理老年人。
    其实,老年绝对可以生活得亮丽而有生气的。单说外在吧,首先要身体干净,经常有肥皂香,比什么香水都好闻。其次是不要怕穿色彩鲜艳的服饰,只要剪裁端庄,老女人一样漂亮。住处在经济许可下,经常粉刷一新,流行的家具谁说不适合老人?灯光辉煌会使肤色都美好起来。
    用不着的东西大刀阔斧丢弃,干吗舍不得?这一辈子大约都用不到了。活了一把年纪当然有很多东西是曾经附着感情,丢不掉的话不妨收在柜子里,别摆在眼前老提醒自己。再得意的过去也是过去,不管未来的日子是多短,只要过好每一个今天,都强过追忆一千个昨天。
    不断在生活中创造新鲜,如自己捏个陶器做摆设、绘幅画挂挂、拍几张照片点缀、养盆花为室内增色、经常把家具换换位置等,有时不需花多少钱,全看有心无心而已。
    而这有心就是内在的亮丽,只有坦然面对老年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心,只有经过计划的老年生活才能做到。更需要强调的是,只有能独立自主的女性才能在老年过这样的亮丽生活。所以无论是教养我们的女儿,或女性自己,随着成长的过程,都得有长程计划才好。计划的逐步实现可以充实安全感,安全感是老年最需要的。
    白发吟
    老而可爱
    “光阴都不够用了,哪里还有时间寂寞。”这是文坛前辈苏雪林女士说的话,说得真好。作为一个现代成熟的女性,在进入中老年以后,要推翻传统几个老人的模式:
    ·老而无知如果因年龄的增长而停止吸取知识,在真正“日新月异”的时代,用不了多久就与时代脱节了。知识不但是充实自己,也是和别人沟通的管道,一个老是咀嚼“陈芝麻烂谷子”的老人,真的是“面目可憎,语言乏味”。别人也许会由于习俗而尊敬你,但不会喜欢你。最近曾和几位年长的朋友聚谈,她们知识之丰富、言语之风趣,真让人打从内心喜欢她们。
    ·老而顽固有位朋友前些时因工作和一群老人相处一阵,她感慨地说她是很尊重那些老人,却有点受不了他们的脾气。她怀疑年轻时小气的人老了更小气,年轻时固执的人老了更固执,年轻时不讲理的人老了更不讲理。慈祥和蔼通情达理的老人固然不少,但是老而顽固的确实也常见。成熟的女性在有计划地进入老年以后,应该可以靠自己的修为,不变成老顽固。
    ·老而无聊传统的女性在子女长大后,自己就像完成了人生责任似的再也无所事事了。过去的大家庭还有孙辈让她忙碌或陪伴她,现在的小家庭孙辈不是在托儿所,就是媳妇自己照顾,都轮不到她了。老若没有精神寄托,没有事情忙,就不但自己无聊,也是别人眼中“无聊的老人”。人一无聊就问题丛生。
    ·老而无趣有些老人总是用个框子把自己框住:老人应该怎样、不应该怎样。在这框子里不但没有好奇心,也没有活力。自己和别人都不能冲破这框,像供在神龛里,别人也许尊重你,但不敢接近。老女人的无趣大约就是唠叨了。
    大多数的现代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多过上一代,这是最该好好把握的本钱,要利用这本钱好好经营我们的生活。
    白发吟
    让位给别人
    “因为,什么是死去,不就是要赤裸地站在风中而融入太阳吗?停止呼吸又是什么?只不过是把呼吸从它不息的潮汐中解放出来,以便它能够上升、扩展,而无牵挂地寻找神?”纪伯伦在《先知》中这么说。
    “花不常好,月不常圆,人类生命也随着在动植物界的行列中永远向前走着,出生、成长、死亡,把空位又让给人活像一个旅客,乘在船上,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,在某一地方上船,在另一地方上岸,好让其他在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。”林语堂在《生活的艺术》中这么说。
    按照生命的程序,《一个女人的成长》该谈到向这世界告别了。先摘录两位智者对死的感述,另外,我特别喜欢林语堂的这段话:死亡不过是把位子让给别人而已。因此一个成熟的人在心理上面对死亡,应该是潇洒而宁静的,没有恐惧,也不必紧张,更何况绝没有人能占住位子不让。
    如果生命真有轮回,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我们会在另一个地方上船。向亲人好友挥挥手,虽然真的带不走一片云彩,但如果我们的确活得充实快乐,那么带走的丰收和喜悦,也就够我们冥冥中咀嚼回味了。
    曾经有人说无论多么潇洒的人,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,也会有恐惧,连专门谈生死学的专家也不例外。所以任何还活着的人,都没资格故作轻松地谈死亡。
    也许这是对的,但既然“死是这世界上人类唯一能等到,而且一定会得到的东西”,那就不能消极地害怕了。实际上可以做些心理准备,有人是皈依宗教,有人是充实关于生死的知识,以备到时走得比较平静。
    倒是身后事要麻烦还没下船的人料理,是必须先交代的。对于这种留在世上最后的一件事,各人有各人的要求,我自己对进殡仪馆深恶痛绝,也不愿在拥挤不堪的地球上占几尺墓地,既然让位给别人,就让得干净清楚而彻底。
    我希望把可用的器官捐出来以后,其余的焚化,骨灰撒向我深爱的大海,但是保护环境的朋友说会污染海水,我希望到那一天会有更好的办法。原则上是绝不制造噪音和污染,这副臭皮囊如能像科幻影片那样,一阵烟后全无痕迹,就真的不亦快哉了。
    《一个女人的成长》写了整整三年,虽然不断有读者说喜欢,说赞成我的看法,其实我深知我不能影响已成年、已定型的人,这些喜欢和赞成的只是早就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和想法,我们早就算是知己了,我只期盼还有可塑性的、将来要塑造下一代的女性,能像我们这些人一样成熟,活得充实而快乐,那就真正落实到男女平等的境界了。

143
0
+++本文作者薇薇夫人的其它电子书下载+++

下载地址


扫描二维码下载本书

用户评论

自古评论出人才,欢迎您发表您的精彩评论!
《一个女人的成长》最新评论